無線球桿儀是數控機床(CNC)動態精度檢測的核心工具,通過測量兩軸聯動形成的圓軌跡與標準軌跡的偏差,快速診斷幾何誤差、動態誤差及間隙誤差,為機床調試、補償及預防性維護提供數據支持。其核心部件為高精度伸縮式線性傳感器,兩端各有一個精密球,通過磁力碗座分別固定在機床主軸和工作臺上。當機床按預設圓軌跡運行時,傳感器實時采集實際軌跡數據,并與標準軌跡對比,分析誤差類型(如反向間隙、垂直度、伺服不匹配等)及幅值。無線設計通過藍牙傳輸數據,避免線纜干擾,支持在防護門關閉狀態下操作,提升安全性與便捷性。
一、日常使用中的保護
輕拿輕放,避免沖擊:
球桿儀兩端的精密球頭和內部的位移傳感器極其脆弱。嚴禁摔落、碰撞或用外力敲擊。
搬運時應手持主機本體,避免拉扯線纜(如有)或拉伸桿體。
防止過度拉伸或壓縮:
安裝時,標準桿應保持輕微預拉伸狀態(通常為標稱長度的1-3%),以保證測量范圍在傳感器線性區內。
絕對禁止將桿體壓縮z極限或拉伸超過最大行程,否則會永9損壞內部彈簧或傳感器。
避免側向受力:
在測試過程中,確保球桿儀主要承受軸向力。避免在安裝或移動機床時對桿體施加側向彎矩,以免造成永9變形。
保持清潔:
使用前后,用無塵布或鏡頭紙輕輕擦拭兩端的球頭,去除油污、灰塵或指紋。
避免用手直接觸摸球頭表面。
二、清潔與存放
定期深度清潔:
頻率:每使用10-20次或發現測量異常時。
方法:
用棉簽蘸取少量高純度無水乙醇(99.9%),輕輕擦拭球頭和萬向節連接部位。
清潔磁力吸座的吸附面,確保無鐵屑或異物影響吸附力。
用干軟布擦拭主機外殼和標準桿表面。
禁止:使用水、丙酮或其他強溶劑清洗;將整個儀器浸泡在液體中。
正確存放:
存放環境:置于干燥、陰涼、無塵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。理想溫度為15-25°C,相對濕度<60%。
存放方式:
將球桿儀完q收縮至最短狀態(釋放預加載)。
放入原廠專用包裝箱或收納盒內,避免擠壓。
取下電池(如果長期不用,防止電池漏液腐蝕電路)。
將所有配件(適配器、磁座等)分類存放,避免丟失。
三、電池管理(關鍵!)
充電:
使用原廠指定的充電器。
避免過度充電或完q耗盡電量后再充。建議在電量剩余20%左右時充電。
充電時遠離高溫、潮濕環境。
長期不用:
如果儀器預計超過1個月不使用,應將電池電量充至50%-70%后取出存放(或按廠家說明),并每隔3-6個月檢查一次,必要時補充電量。
鋰電池長期處于滿電或空電狀態會加速老化。
更換電池:
當電池續航明顯縮短或無法充電時,需更換。建議由廠家或專業人員更換,避免損壞密封結構或電路。
四、配件保養
磁力吸座:
定期清潔吸附面,確保無鐵屑、油污。
檢查磁力開關是否靈活有效。
避免吸附在過熱或有強振動的表面上。
主軸適配器:
清潔錐面和拉釘孔,確保與主軸配合緊密。
檢查拉緊機構是否正常。
存放時套上保護帽。
連接電纜(如有):
雖然稱為“無線”,但部分型號可能仍有短電纜。避免彎折、拉扯,尤其是接頭處。
五、軟件與數據管理
軟件更新:
定期檢查廠家,下載并安裝最新的分析軟件版本,以獲得更好的功能和兼容性。
數據備份:
定期備份測試數據和報告,防止丟失。
六、定期校準(最重要?。?/div>
為什么重要:這是保證測量結果準確可信的根本。任何精密儀器都會隨時間產生漂移。
校準周期:
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校準。
對于使用頻繁或要求高的場合,可縮短至每6個月一次。
在儀器遭受強烈沖擊或懷疑測量不準時,應立即送校。
校準方式:
必須送回原廠或具有國家計量認證資質(CNAS)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。
校準內容包括:零點漂移、線性度、靈敏度、溫度補償等。
保留證書:妥善保管校準證書,作為設備精度的證明,也常用于質量體系審核。
七、故障處理
無線連接失?。?/div>
檢查主機和接收器電源。
檢查電腦藍牙/無線模塊是否開啟。
重啟設備和軟件。
檢查距離是否過遠或有強干擾源。
讀數異常或跳動大:
檢查球頭是否清潔。
檢查安裝是否穩固,有無松動。
檢查電池電量。
如仍異常,可能傳感器故障,需返廠維修。
嚴禁自行拆卸:球桿儀內部為精密密封結構,用戶自行拆解會導致永9損壞且失去保修。